孙坚率部参加了镇压黄巾起义的宛城攻城战,在战斗中孙坚“首先登城,斩贼二十余人”,城中敌将赵弘“飞马持槊”而来,孙坚从城上飞身一跃,夺下了赵弘的马槊,“刺弘下马”,然后骑着马在城中来回冲杀。
这次战斗孙坚表现勇猛,大出风头,为官兵攻破宛城立下了首功。先登入城,飞身夺槊,斩将冲杀,体现了孙坚攻城、混战、步战、马战样样皆精,武艺不凡。
3.梁东夜战
十八路诸侯会盟讨董,孙坚自告奋勇请命为先锋。首战告捷,部下程普斩杀了华雄的部将胡轸。但随即华雄发动了夜袭,孙坚慌乱中披挂出帐,正遇到华雄杀到面前,孙坚连忙应战,“两马相交,斗不数合”,孙坚寨内四处火起,士卒四窜奔逃,各自为战,孙坚“突围而走”,华雄在后面穷追不舍,孙坚连射两箭,都被华雄避开,情急中孙坚又拽折了雕弓,“只得弃弓纵马而奔”。部将祖茂为掩护孙坚,引开追兵,被华雄斩杀。
华雄是西凉猛将,非常厉害,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,江东战将祖茂,袁术麾下的“骁将”俞涉,还有名扬四海传颂至今的“上将”潘凤,都是被他所斩。只有孙坚捡了条命回来,已经是非常难得了。
4.砚山中伏
孙坚率兵跨江击刘表,打败黄祖,兵围襄阳城。刘表帐下“健将”吕公欲突围求援,蒯良设计。吕公出城突围,孙坚率三十骑追击,与吕公交锋,“只一合,吕公便走”,孙坚追击,被诱入了砚山,落入伏击圈,“山上石子乱下,林中乱箭齐发”,孙坚连人带马死于砚山,“寿止三十七岁”。
通过以上几场战例来看,孙坚智勇双全,有勇有谋,武艺不错,技术也比较全面,攻城、混战、步战、马战都很精通。梁东夜战,“斗不数合”被华雄打退,与当时的战场形势有很大关系:夜间遭袭匆忙应战,披挂不整,又寨中火起,局势混乱,人无战心,被华雄迅速打败也情有可原,如果是正常阵容厮杀,孙坚起码能支撑得更久一些。
分析孙坚的武力值,远不及他儿子“小霸王”孙策,也肯定低于能够抵挡文丑“十数合”的公孙瓒,也不如“战不到数合”就一矛刺死吕公的程普,但比俞涉、潘凤、祖茂等人要强得多了,大约相当于丁奉、徐盛的水平,属于“中二流”战将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